“双十一”的第一波快递已开箱,第二波紧接着安排上,购物狂欢早已从一天延长为一个月。在这个各路商家使尽浑身解数的大促氛围中,不买点什么仿佛就“错过了一个亿”。然而,在“买买买”的声音充斥之时,却有一群人说“不要买”。它来自某社交平台的“消费主义逆行者”小组,这里有近30万人,他们尝试对购物这一行为进行反思与审视。
和数以亿计的“剁手党”相比,加入“不买组”的年轻人无疑是渺小的存在,在声势浩大的“双11”和大行其道的消费比拼面前,这些“逆行者”显得“势单力薄”。但他们的声音值得倾听和善待,他们存在的意义或许不在于对抗潮流,而在于传递一种“人间清醒”。
当然,“双十一”是消费升级的助推器,也是经济活力的晴雨表。但这些年来,有关“双十一”弊端的争议也一直没有停歇。就消费者而言,跟风消费、盲目消费、攀比消费、借贷消费等非理性行为,不仅掏空了一些年轻人的腰包,也不同程度绑架了他们的消费心理。校园贷曾经酿下的种种悲剧,就是典型例证。
在“买买买”的狂欢中,部分年轻人选择说“不”。加入“不买组”的人,有践行极简主义的,有单纯为了省钱的,还有一些求劝退的……其中,不少人都曾是“购物狂”。据报道,“不买组”想要表达的意思并非不消费、省钱,而是不被消费主义裹挟,注重自己的内心和实际需求,过物尽其用的生活。
但他们不得不面临一个“悖论”:内心需求和实际需求往往是脱节的。因为现在一些年轻人更信奉“该花就花,能省则省”“贵不贵没关系,值不值才重要”的消费理念,相较于商品的实用价值,他们更看重其社交价值及其他附加价值。于是,就出现了“一千元可以花,十块必须省”的消费现象。
“边花边省”的现象并不奇怪。心理专家指出,这属于常见的“心理账户”范畴,即人们会把各种支出或收益划分到心中不同的账户中,而这些账户多数时候是不互通的,几千元衣服符合心理预期不觉得贵,而几块钱的快递费则必须省。各路商家深谙此理,针对年轻人喜欢圈层文化、兴趣多元、崇尚个性、热衷社交等特点,制造出各种噱头,使出十八般套路,让年轻人在“买买买”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心理满足。
说到底,要想不被消费主义裹挟和绑架,年轻人要实现“内心自洽”,让心中的多个账户“互通有无”、和谐相处。比如,可以为爱好、个性、情怀等买单,但不要盲目跟风、冲动消费。钱是赚出来的,也是省出来的;挣钱不易,花钱也应保持理性。现实中,因盲目跟风消费而陷入困境的年轻人不在少数,代价之大、教训之痛有目共睹。
近年来,对于诱导消费、套路营销等乱象,相关部门也加大了监管力度。从长远看,盲目跟风消费撑不起消费升级的未来,活跃、时尚、理性的年轻人群体才是消费升级的内生动力,别一再过度透支他们。
近30万年轻人加入“不买组”,意味着他们开始停下来思考,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——这是一个积极的现象。
|